高鐵快飛、高鐵快飛、穿過小山飛過小溪,不知跑了幾百里 … 改編自大家小時都會的兒歌。
過年期間,因為嚐鮮 & 想避北上收假人潮,花了噹噹噹 $260 大洋坐趟北上的高鐵,雖說比起台北高雄 $1400 的高價來說,$260 只是小錢,但這價錢卻比一般客運貴上一倍有餘,而時間只省半小時至一小時。
前幾日頗晚,坐不坐高鐵對於抵達時間,差了一個多小時,省了時間省不了荷包、想省荷包就省不了時間,於是乎,我坐了生平第二次高鐵。
先說高鐵買票的經驗好了。
話說高鐵票務系統的爛是有目共睹,不能預購、重複賣票、系統不人性化、付一千找一萬…等新聞已經在高鐵剛開通時炒到爆,以至於現在高鐵售票機旁大多有熟悉系統缺失的站務人員協助購票,省得有人又誤踩票務系統的爛而找媒體再次撻伐,花個幾千幾百億到底弄出個啥子鬼東西出來。
初靠近售票機的我還真是有些膽顫心驚,深怕一個不小心訂錯票或是替票務系統當個免費的 Bug 測試員,不過,因為有站務人員在旁解說 & 協助操作,這次訂票在還算順利的狀況下完成了,唯二美中不足不的是,高鐵車票設計還真不怎樣,又怎麼沒投一千找一萬的狀況發生在我身上呢?
第二次購票,則在無人協助(根本沒人鳥你)的狀況下完成了。
一樣的畫面、一樣按到煩的操作介面、一樣的價錢、一樣醜的車票,但當我將五百大鈔投入機器的下一刻,一個按字卡在喉頭差點吐出來,售票機老兄不知是肚裡無紙鈔還是被設計的太爛而覺得心情鬱悶,居然嘩啦啦地掉出一大把十元硬幣,而且還不是一次掉完,是先掉個二百元,過了十來秒後再零零星星地掉出四個十元硬幣。
如果我的手夠大,硬幣車票一把抓了就跑,應該是會漏了最後零零星星掉出來的那幾枚落單的硬幣,那當我上車後才發現找的錢不對時,怪誰?!怪粗心的自己還是找錢找得隨性的機器?
再來說說坐車的狀況吧!
高鐵一般來說有十節車廂,每節車廂有前後兩個門,車廂中間走道的兩側,一邊三個座位、一邊兩個座位,車廂整體寬度不會比台鐵自強號寬多少,也就是說,在相同寬度下,自強號是四個座位、高鐵是五個座位,由此可知每個座位的左右空間是窄的。
第一次坐車時,位子是在車廂第一排且是三個座位的最裡面,而我又是最後入座的人,入座時還得麻煩外側的兩位大爺起立才讓得出一條可以進出的空間,因此在心裡犯了好一陣滴咕,坐下之後更發現堂堂高鐵的座椅竟比自強號還硬,更甚者,我覺得電聯車的座椅都好坐多了,不到三十分鐘的車程,讓我坐到屁股發麻背發涼。
而第二次坐車,位子是在車廂中間且是三個位子的中間,這次的前後距離較長,腳與小件行李總算有地方放了,但左右的狹窄與硬梆梆的座椅還是讓人不太舒服,入座前特別光顧了一下洗手間,該怎麼說呢?一切比照飛機上的洗手間吧!別說剛上車就帶著小行李光顧的我在裡面是連轉身都成問題,我想,就算空手來都會嫌擠。
總結兩次的乘坐經驗,雖然不算差到讓人排斥,但也沒有好到讓人將高鐵引為台灣驕傲,縮短了北中南的距離與交通時間是沒錯,但硬體設施實在是有加強的空間,高鐵票價高於台鐵自強號票價兩倍以上,長距離的交通時間縮短三倍以上,但是,訂票系統陽春到讓不懂電腦的民眾也覺得好笑、硬體設備還有很大的加強空間,讓人覺得高鐵蓋是蓋好了,車也好不容易通了,但提供高速運輸服務的背後,卻有想在短時間內將成本全部削回來的企圖。
除非必要,還是別與自己的屁股 & 荷包過不去的好。
【海豚後記】
寫文時突然想到,無論高鐵車站或是車廂內的洗手間,衛生紙是比照日本那種可溶解的,新聞宣導過,但台灣習慣一時還改不過來,硬是在洗手間內找了一下垃圾桶。
這是第二次寫這篇文章了,第一篇沒存檔就因為手殘而付諸東流,真是一整個氣餒到爆!
- Mar 05 Mon 2007 11:38
高鐵快飛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