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【來源】:網路轉載

有些事,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! 

希望在20出頭的生命裡,估一件到80歲想起來都還會微笑的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練習曲」是一個聽障青年在大學畢業前,背著吉他騎腳踏車環島的故事,在短短的100分鐘內,帶領觀眾遊走台灣一圈,經歷人生的一個禮拜。

曾榮獲威尼斯金獅獎的「悲情城市」攝影師-陳懷恩,是一位熱愛這個海島的電影工作者,透過鏡頭傳達他對這片土地的濃厚感情。

任何一個旅行,都是一段人生的旅程!

大學就要畢業的明相騎上自行車,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程。逆時針的環島路線,東岸到西岸的逆風行,一路所遇見的人與景,交織相扣,譜出生命的和弦。
 

他遇到了藉由影像製造夢想的工作者,專心一意的,想將太平洋的風捕捉入鏡;在花蓮海邊遇見來自立陶宛的年輕女孩,她說她的國家沒有山;旅程中寂寞的時候,他在海邊彈著吉他,伴著月色和海潮聲,以大地為床,就地而眠;肚子餓的時候,和租遊覽車一邊抗議工廠倒閉一邊旅遊的工廠女工分享便當;疲累的時候,他停駐外公外婆家,一聲「阿公阿嬤」喚起許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遺忘已久的血肉親情

到高雄,旅程結束,回憶卻正要開始。

12
段精彩的偶遇,是明相難以忘懷的生命滋味。停好一路相隨的單車,打開電腦,拿起吉他,明相輕輕地彈奏起屬於他的生命練習曲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讓我們一起影像環島吧~來看練習曲 ( 引用自  http://annpo.blogspot.com/2007/04/blog-post.html )

「如果我跟你們說,拍這部電影是因為愛台灣,你們會不會覺得很肉麻?」練習曲的導演陳懷恩面對著我們不停追問他拍片動機,他笑著這麼
說。 

陳懷恩和楊麗音這對夫婦在說完這個答案後,忍不住補充說,現在「愛台灣」這件事變得很難說出口,有很大的負擔,但明明這就是一種簡單的情感。可以直接透過電影表達的,而表達的方式,則是透過風景與人文風情的呈現,讓觀眾可以用一百分鐘環繞台灣一週,看見台灣海岸線的各種風貌。

練習曲主要描述一位快畢業的大學生騎單車環島的故事。陳懷恩會以這個題材拍電影的原因,也是他為觀光局拍片時,遇到一位騎車環島的大學生。那位大學生對陳懷恩說,他有很多學長都立志要騎單車環島,但畢業後卻都忘記了這個夢想,於是,他決心要在畢業前完成這件事,不然畢業後就沒機會了。陳懷恩聽了很動容,把這個想法放在電影裡,簡約成「有些事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」這句台詞。而這個大學生與他說的話,也讓陳懷恩決心拍一部自己的電影,說說這個故事。

陳懷恩強調這是一種「未竟」之感。就像很多人覺得他在影劇工業混了二十多年,拍電影是件很自然的事。但對他來說,電影有沒有拍成是一回事,心中那個未竟的感覺是比較重要的。「人無論做得到做不到,心裡都有種未竟之感。」陳懷恩說,「未竟」如果有順序,那個很重要的事情是不是有排出來?

男主角騎單車環島遇到的每個人事物都有他自己的未竟之處。例如太麻里的王伯伯的「未竟」,就是他的母親。當年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灣的王伯伯,住在太麻里是個素人雕刻家,

他最喜歡的作品就是一尊父母的雕刻。電影中,也是現實中,他在這尊雕像前頭擺置了一朵花,獻給他的母親:「因為母親節啊,這麼多年來,我都不能和她見面,我很想她。我沒機會報答她啊。」王伯伯哽咽地說。


又或者電影中成衣廠女工因為成衣廠倒閉,沒有得到應有的資遣費。他們多半從十多歲就做成衣工作,投入了青春,沒想到卻一夕之間失去了它。十幾年來,只要老闆從大陸回台灣,他們就會集結去老闆家抗議。這麼多年了,他們已經無力穿針,也無法做平車考克,但他們還是會約一約去抗爭。「事情不能沒有句點,雖然不差那一口飯吃,但就是一個怨,一個未竟啊。」陳懷恩說。

而這個故事,也是台灣的真人真事。在成衣廠遷到大陸時,留下了一些步入中老年的婦女,這些過去的「女工」,什麼都沒有,什麼也不會,但還是會帶著便當,約著參加抗爭。很多台灣已經趨於隱沒的聲音與事實,透過這部電影提醒著我們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故事。

作這部電影花了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,陳懷恩把家裡的錢都拿出來拍電影了,「連兒子的教育基金都沒了,」陳懷恩夫婦笑著說。第一次當電影導演的陳懷恩,原本以為用16釐米就可以拍完,後來發覺還是需要35釐米來拍電影才行,因此,多花了一些錢。還好多年來在電影工業學習到的東西,讓他可以節省大半的人力成本,一個人當很多個人用。「你看後面感謝字幕那麼長,其實是因為我想把那首太平洋的風放完。」陳懷恩開玩笑地說。所幸,妻子楊麗音相當支持他,陪著他拍片、宣傳,在這段時間內不但把存款拿出來用,還停止有收入的工作。

楊麗音說,電影拍攝期間,剛好有部大愛的戲找他拍,他已經等很久了,非常想拍。但是,這部戲的角色是一位很支持丈夫的女人,楊麗音心想:「我演這樣的角色,但現實生活中,卻沒有辦法陪在老公的身邊。」於是,在陳懷恩出現的場合,都可以看到楊麗音的身影,或幫腔,或點頭,或默默支持。

錢投下去了,電影拍下去了,陳懷恩形容:「就像頭洗下去了,總要吹乾,濕的自然會不舒服。」既然這是「未竟」,無論如何都要做完它。

然而拍了這部電影,想獲得什麼呢?陳懷恩苦笑地說,以台灣現在的國片環境,這些心血自然無法以獲利的方式回收,但他拍這樣的電影,原本就不奢望能夠賺錢,而是希望能讓很多人都有機會來看這部電影,台灣各地的人都看得到,全家人一起看,讓大家感受一下台灣的美好,學習從不同的方位視角來看台灣,這塊我們的土地。

因緣際會之下,我看了「練習曲」這部電影,說實話,愛看電影的我已經很少進戲院看國產劇情片了,多半租個DVD在家,沒事的時候看。「支持國片」這件事情就跟「愛台灣」一樣是句空洞的口號。口號不是不好,而是它的背後需要有更多實質的東西來支撐,一種切實的實踐,或是由衷的體現。我們需要一部電影,是面對我們自己的生命,自己的經驗,自己的土地的。而這部電影,剛好把這兩句口號融合在一起,讓我透過鏡頭感受到我愛的台灣。

和陳懷恩聊天的時候,他送我一張他為觀光局拍攝的15分鐘的宣傳帶,因為太長,被觀光局擷取好幾段播放。陳懷恩說,這是個有頭有尾的剪接,怎麼被截成六段呢?他拍這部電影,是先有景,才有故事,而景,便是因為拍這個宣傳片而得到的。他興奮地叫我回去看看,並且說,很多人看了都會掉眼淚,然後跟他說:「原來台灣這麼美。」(我看的時候,也不敢相信這是我生活數十年的台灣,好美。)

「台灣人似乎少了些自信,對自己的好不敢相信,卻又不想掩飾自己不好的那個部分。」陳懷恩說,在電影中,「漂亮」是主要的基調,戲劇性並不是太重要,因為,目前的台灣並不缺這種激素,但缺少一種正向、真實的感受。陳懷恩跟我說,「越在亂世,真實的東西越要讓他冒出來。」

因為我很喜歡旅行,台灣東南西北也都住過。前陣子又去台灣幾個社區部落訪談,真實感受到許多在都市不容易發現到的事物,他們對土地的愛,還有他們眼中台灣的美,他們心裡對於台灣過度發展的憂慮,還有他們口中台灣陷入的環境危機。因為我的生活,因為我的關心,因為我的走訪,我的經驗,讓我非常想透過這個機會,讓大家透過這部電影瞭解導演對台灣的感情,我對台灣的感情(希望大家也不要覺得肉麻),也讓你們看電影之時,可以發覺自己對台灣的感情。

在這個嘈雜的社會,藍綠區分你我的時代,我們共有的只有我們腳下的土地。我們不以「支持國片」說服你進電影院,只是希望與你分享一部讓我們感動,願意為它發聲、宣傳的電影。讓我們一起花兩個小時「影像環島」。

-----
延伸閱讀 -----

 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EtudeBike
 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annpo&article_id=14580788
 http://blog.roodo.com/taiwanan/archives/3022167.html
 http://blog.roodo.com/twmovie/archives/3020239.html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海豚說】

不知道現在寫這篇文章會不會太晚,網路上早就討論到爛掉,大家都在討論的熱潮也褪去,偶然從信箱裡將同事轉寄過來的信件再看一次,發現感動還是存在的。

老實說,我還沒看過「練習曲」這部片,當初計畫找一天下班去看的,但因為種種種的原因拖著,電影下檔後,想看也沒得看了,現在,只能耐心地等待 DVD 的發行了。

我想,最感動的還是那句經典名言吧~

有些事,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! 

的確是這樣的啊!

小時候,總會有些夢想,想做這件事、想做那件事,有些事情做了,有些事情卻一拖再拖,最後也只剩下想想而已。

隨著時間過去,想做的事情不減反增,但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卻不增反減,以為長大後就能全權主導自己的生活,卻發現原來最能主導自己生命的年紀,已悄悄過去。

舉例來說吧!從小我就想學跳舞,但家裡環境不允許,這件事也就擱著了,最多時候,也就自己聽著音樂,隨意擺動了。

長大後,街舞流進台灣,初識這種源自美國街頭的舞蹈的我,深受感動也愛上那一舉手一投足的力與美。

第一次面臨的抉擇是在高中選社團時,熱舞社與我熟悉的管樂社,二選一的狀況下,雖然熱舞社的吸引力最大,但我還是選了公假休不完的管樂社,這一選,就是高中三年。二專時,熱舞社由學校五專生主導,那時的自己說什麼也拉不下臉與小幾屆的五專生共事,因此加入二專學生會,這一玩又過了兩年。二技時,白天上課、晚上打工,偶爾經過二專生主導的熱舞社團練室,實在沒時間加入他們,就此過了學生生涯最後的兩年。

出社會後,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控制了我每天一半的時間(從早上起床準備上班到加完班回到家來算),想學舞的夢,一晃又過好久(不能公佈時間,不然就露餡了!)。

但我還是無法忘情這個小時候的小小夢想,看到電視上很會跳舞的藝人跳舞眼睛就會發亮、上網會看些舞蹈的資訊、舞蹈教室的網址保留在「我的最愛」裡好久,某次下班還騎了車想去教室看看(但那次騎到迷路,所以還是沒達成目的)。

直到去年中,終於鼓起勇氣買了堂票,按課表準時報到,沒多久,就愛上了女孩子跳起來就會很性感的 Girls Hip Hop & Ragger,至於當初拉不下臉與小幾屆學弟妹共識的自尊,早拋到不知哪去了,現在舞蹈教室裡,高中小男生小女生是一票又一票,真是人越老臉皮越厚。

我想,這大概就是我一件「現在不做,以後也不會做了。」的事情吧!而其他想做還沒做的事,還有好多好多。


最近又荒廢了一個月沒去上課了,寫這篇文章,除了想寫寫自己的感覺外,也用來提醒自己~

「現在不做,以後也不會做了。」

共勉之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海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