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「各位同學,你們班被選為今年『計畫』的對象啦。」
每個中學生日夜憂懼的夢魘還是降臨到了他們身上。
原本應該是一次留下美好青春回憶的國三畢業旅行,現在卻成了生命的畢業旅行。
可是,要殘殺自己平時相處在一起的同班同學,那怎麼可能!?
但你若不投入這場「遊戲計畫」,奮力一戰,就得被迫從人生舞台畢業!!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戰爭已經開始,你準備好了嗎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實施地點:
.方圓六公里的孤島,逃離者格殺毋論
基本生存配備:
.高科技定位項圈,防水耐撞,遭破壞即刻爆炸
.隨機發放武器
.基本飲水與食物、地圖、指南針
遊戲規則:
.不限手段
.僅能有一位生存者
.活動範圍逐日減少
.二十四小時內無人死亡,則處死所有生存者
獎勵:
終生生活保障和總統陛下的親筆簽名紙板…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如果有一天,你被迫參加一場活生生、血淋淋的生存遊戲,遊戲中除了自己,其他人早晚都可能成為自己的敵人,而在這場遊戲中,沒有規則、沒有中場休息,更沒有存檔重來,遊戲的最後,只有勝者一人能活著離開遊戲場並獲得恐怖記場一筆,敗者無論先後,一律只有死亡一途,那你會選擇怎麼玩這場遊戲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看書之前,從書籍的介紹中,就知道這本書是以同學間的殘殺遊戲來反諷日本社會的現實主義,不過,也許不單單只是針對日本社會,畢竟我不是日本人也不是哈日族,無法得知日本社會中的現實主義倒底多濃烈,而是對於全世界功利掛帥主義的文字抗議。

從小到大,多少次我們在內心對自己說…

  「我一定要成功。」
  「我一定要達成。」
  「我一定要…。」

但在這些正向字句的背後,多少血腥鬥爭是看不見的。

這範圍不單單只侷限在成功的過程,學業、感情、事業…,各方面都有可能變成這殘殺遊戲的戰場,在戰場中,每個人依憑著不同的武器、不同的天賦,進行不同的殺戮方式,反正就是想辦法幹掉擋在你面前阻止你勝利的那個人,無論這個人於你有恩、有仇或有任何感情上的交流,就算這個人是你從小到大同穿條褲的死黨麻吉,反正,就是狠下心來不是他死就是你亡。

暫且不論書精采與否(我個人是認為蠻精采的),也不論書的內容倒底諷刺了什麼,當知道這本書以小說的方式在嘲諷著現實時,在看書的同時,很自然而然的便將故事中的各種片段套在現實生活中,背叛、殘殺、冷血、不信任…等,想著這種種的負面情節不斷出現在書中,也不斷在現實中上演,看著看著竟突然有一種「反正大家都這麼現實,踩著別人的成果很上爬,那我乾脆也撇清情感這絆腳石,冷血一點的往上爬好了。」的感覺。

不過,書中還是有些描寫信任、愛情、友情、互助的橋段,相對於大篇幅描寫殘殺的舉動(書中還真的有不少血肉橫飛的形容),這些片段倒顯的彌足珍貴,讓正與負的情節形成極大反差,造就故事的高潮迭起,也讓我總是重複讀了這些片段數次,只為了回味那另人感動的情節,甚而之,讓人更珍惜其實在現實中還是有很多好事在發生的。

換個角度,也許作者在反諷之餘,讓人正視身邊關於信任、愛情、友情、互助這些正向行為才是作者的本意吧!至少,我是這麼認為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海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